close
2012-10-07 14.10.43



今天是到了美國之後的第一次“萬聖節”,基本上今年每個經歷的任何一件事,都是“美國的第一次”啦。話說今天晚上本來要去帶領小組的,不過由於慕道友“啊源”上週五在小組裡的邀請,讓大家帶著小孩到他的家裡共進晚餐,然後再一起去「Trick or treat」,我想這是一個可以彼此分享的好機會,就這樣,萬聖節變成家庭訪問了。其實我是很嚴肅的看待這個所謂的“萬聖節”,因此,教會要辦相關活動,我幾乎是勉為其難的,不過後來想想,活動不見得要與其名稱相符,若這樣是不是比較能夠寬心一點呢?所以,今天就來介紹我所經歷的“萬聖節”的相關活動了。

首先是三個禮拜前舉辦的“南瓜手工藝術比賽”,這是由本會青少年自行出錢,邀請兒童跟家長共同參加,結果有45人參加這次的活動,十分神奇的是別小看這些孩子的藝術天分,他們的南瓜雕刻,做的幾乎比大人更棒。而最有義意的事是:完成的作品將於下一週讓會友認捐購買,所得則奉獻給本會的教育基金,這樣還真的算是寓教於樂呢。

2012-10-07 14.38.35
2012-10-07 14.46.03

來看看教會兒童、青少年以及慕道友所帶來精彩的表演吧!

當然,家長也有插一腳,創意無限ㄋㄟ。

2012-10-07 14.48.59
2012-10-07 14.49.40
2012-10-07 14.49.48
2012-10-07 14.50.07
2012-10-07 14.50.27
2012-10-07 14.50.59
2012-10-07 14.51.08
2012-10-07 14.51.16
2012-10-07 14.51.36
2012-10-07 14.52.05
2012-10-07 14.52.26
2012-10-07 14.52.57
2012-10-07 14.54.13
2012-10-07 14.54.25
2012-10-07 14.54.42
2012-10-07 14.55.32
2012-10-07 14.57.26
2012-10-07 14.57.37
2012-10-07 14.57.46
2012-10-07 14.58.14
2012-10-07 14.58.46
2012-10-07 14.59.35
2012-10-07 14.59.47
2012-10-07 15.19.07
2012-10-07 15.35.30
2012-10-07 15.40.04
2012-10-07 15.42.25
2012-10-07 15.43.24
2012-10-07 16.00.16
2012-10-07 16.00.43
2012-10-07 16.01.05
2012-10-07 16.01.14
2012-10-07 16.01.19
2012-10-07 16.01.27
2012-10-07 16.09.03

接著

來看看幾件完成的作品吧!

想不到大家的手工藝是如此厲害,拍掌!

2012-10-07 15.35.35
2012-10-07 15.58.50
2012-10-07 15.59.01
2012-10-07 15.59.14
2012-10-07 15.59.57
2012-10-07 16.00.10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而今天則算是:手工藝品活動之後的小活動,通常都在自己家的社區進行低!

不過沒想到最後來了不少兒童跟青少年,我看明年可以辦一場大一點的,“要糖果大賽”、“聖經人物裝扮大賽”,這樣會比較像教會活動。

2012-10-31 18.34.20
2012-10-31 18.35.21
2012-10-31 18.35.32
2012-10-31 18.35.59
2012-10-31 18.36.25
2012-10-31 18.36.41
2012-10-31 18.37.05
2012-10-31 18.37.31
2012-10-31 18.37.52
2012-10-31 19.23.09
2012-10-31 19.23.32
2012-10-31 19.24.07
2012-10-31 19.24.24
2012-10-31 19.24.39
2012-10-31 19.25.05

時間結束的不算早,大家在八點之後相繼離去

而我則是留下來和家主人繼續泡茶到九點多才依依不捨的說再見

這一區的住戶真的都很友善

為何說友善呢?

因為不是每個家庭都來這套的(過萬聖節活動)

基本上就我的觀察

美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沒有在過發糖果的節日

或許是媒體的宣染吧

搞得大家都一定要這樣應景

經過這一個晚上在寒風中陪伴著孩子們的經驗

我只能說

「Trick or treat」

是給了一段家長陪伴孩子的好時間

特別是忙碌的雙薪家庭

這樣的活動的確可以給孩子跟父母多一段相處的時間

接下來跟大家分享關於萬聖節的故事跟由來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萬聖節的故事

我們現在都知道「萬聖節」是什麼節日,是在每年的十月三十一日舉行。當天晚上大人小孩打扮成鬼怪,愈嚇人愈好。小孩子則忙著挨家挨戶要糖果,而且不忘說句「Trick or treat」(不給糖,就給你搗蛋)。
萬聖節究竟怎麼來的?早在西元前數世紀,凱爾特人(Celts,居住在蘇格蘭、威爾斯及愛爾蘭等地),十月三十一日候慶祝一個名為「Samhain」的節日。因為在這一天,活人世界跟死人世界之間的界線會變得模糊,所以死人的靈魂很容易進到活人的世界(這跟台灣農曆七月開鬼門的傳說很像)。在這一天,大家會穿著奇裝異服,在外面遊行,希望能把外面的孤魂野鬼給嚇跑。
至於南瓜燈的由來,根據愛爾蘭的一個傳說,古時候有個人名叫Jack,一天到晚喝醉酒。有一天大概又喝醉了,竟然將撒旦哄到樹上,又叫撒旦在樹上刻了一個十字架,結果撒旦被困在樹上下不來。後來Jack就跟撒旦談條件,如果撒旦能保證他死後不會進地獄,就會把撒旦弄下來,撒旦果真答應不讓他入地獄。但他也不能進天堂,只好在黑暗世界中不停地遊蕩。撒旦給他一個大蕪菁(turnip ),裏面挖空做成的燈籠,裡面放著炭火,讓他在黑暗的世界中能夠找到路。這種燈籠稱為Jack-o-Lantern,愛爾蘭人在慶祝萬聖節時,都會提這種燈籠。後來愛爾蘭人移民到美國之後,發現用南瓜來雕刻更容易,所以不再用蕪菁,而用南瓜作燈籠了。

至於Halloween這個字的意思,是從All Hallows Eve (Hallows指聖人)而來,即指諸聖節(All Saints Day)的前一天晚上(就像除夕夜)。諸聖節是在十一月一日,是記念那些已過世的基督徒的節日。我認為把Halloween譯為「鬼夜節」,反而更貼切地指出它是怎樣的節日。很顯然的,萬聖節是異邦宗教的節日,在初代教會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。雖然初代教會並沒有採納這個節日作為教會的節日,但認為它表達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實:就是「萬聖節」讓我們有機會把內心的懼怕表達出來。教會並沒有把「萬聖節」當作教會的節日,但今天教會辦「萬聖節」的活動,純粹是為了提供小孩一個安全的娛樂場所而已。 雖然如此,我們基督徒至少在這一天,把我們內心的懼怕表達出來。在「萬聖節」的晚上,我們看到大大小小化裝成為鬼怪,戴著可怕的面具,滴血的牙齒,在街道上游來游去的鬼怪。這些鬼怪,不是別人,而是我們自已的化身。我們就像那些鬼怪,那些骷髏一樣,在這個世界上游來游去,像行屍走肉一樣,心靈漂泊不定,到處嚇人,也被別人嚇倒。我們沒有真實的面貌,沒有血肉之軀,生命中空。「萬聖節」讓我們看到自已的真實面目,看到我們可憎的自我。

我們心裏都明白:懼怕是人類普遍的事實。不是只有小孩子害怕黑暗,害怕屋子裏黑暗的衣櫥,害怕走在黑暗的路上,害怕那些墳墓裏的鬼,我們每一個大人內心中都隱藏說不盡,也無法說明的懼怕。我們過去所作的壞事,違反良心的事情,可能經過十幾年或二十年之後,現在好像「凶齒的南瓜」一樣追過來,緊緊的咬住我們的心。我們過去所作大大小小的壞事,在夜闌人靜時,緊緊的咬住我們的心靈,使我們內心流血不止。所以,在「萬聖節」的晚上,我們就把這些內心的懼怕說出來,承認我們有懼怕,對所居住的世界有懼怕,對將來、對週圍的人和事物害怕,甚至對自已沒有把握。就把這些懼怕在「萬聖節」的晚上,從內心吐出,高聲吶喊,讓它們在黑暗中消失。大部份的人在黑暗的「萬聖節」向那些有尖齒的南瓜、向那些可怕的頭顱吶喚、吐出內心的懼怕與憂慮時;但我們作為基督徒是要向慈悲的父神祈求赦免,我相信上帝在你還沒有開口向他訴說時,他已經知道你心裏的懼怕,也已經赦免你的過失和罪惡,也向你應許新的將來。(文章來源:吉魯辛系牧師)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是是誰~* 的頭像
    是是誰~*

    是是誰 D+ 看世界~*

    是是誰~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